心流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心流中文翻译也叫流畅性体验。心理学博士Csikszentimihalyi通过大量的对有成功经历的艺术家、运动员、作曲家等的调查研究后,于1975年得出心流理论。Csikszentimihalyi给流畅体验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流畅是指一种当个人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个人因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就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当人们处于流畅状态时,因为过于关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1]。 国内有关心流的研究报导最早见于2000年,主要研究方向都指向优秀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及调控。2009年后出现关于心流理论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并提出流畅体验的获得与否是检验体育课是否合理高效的重要指标。 国内学者研究的工具都是采用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和Marsh编制的《流畅状态量表》为基准,在研究中都做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於佩红、刘微娜等又做了《简化状态流畅量表》FSS-2和《简化特质流畅量表》DFS-2中文版修订[2,3],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特征。中文版简化量表采用了奇克森的心流的9个特征作为量表的9个维度、36个问题展开问卷的调查。本研究采用的是中文版《简化特质流畅量表》。 1 研究的前提和假设 新体育课标注重健康第一、改变过去技能为先的教法。但大部分只还停留在理论上,而对体育教学的实践仍然不够。 本文试图以武术和定向运动教学作对比,运用心流量表进行监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获得结论,从而为心流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一点有用的素材。 选择武术和定向运动作为比较对象,是因为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被广泛开展,是我国的国粹和传统项目。很多年来,武术的教材和教法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大多以长拳和太极为基础内容;教法多采用示范、模仿、练习和纠错这一较为固定的教法。定向运动是新兴的体验型体育项目,一般采取布置任务、学生分析任务、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和经验交流几个环节,教学方法相对较为新颖。通过对这两个项目的心流状态的对比,或许能对今天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法以启示,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教学。从目前研究的依据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定向运动在体育课上能获得更多的心流。 2 研究的过程 2.1 使用工具 采用dfs-2心流量表。该量表经国内学者刘微娜翻译,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和问法。 2.2 实验人员 扬州职业大学计算机、园林、人文、环保等系13级学生,计230人。其中男生92人,女生138人。第三学期体育课分别选修武术和定向运动。测试时间为第9周。因为心流是一种状态,是人在一段时间后才会有的体验,而非即时的随性的体验,因而测量的是前8周的体育课的心流状态。采用一次性发放量表,当场填写和收回。在填写时教师要求学生要实事求是,要表达真实的感受。空白卷、回答全部“是”、“非常是”和“非常不是”的答卷视为无效卷。回收后经处理,有效答卷226份,有效卷的回收率为98.3%,其中武术119份,定向107份。 2.3 心流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心流实验数据项 目均 值武 术定 向方 差武 术定 向t值p值1、技能与挑战的平衡.222、活动、行动与意识的融合12..56..-2..0*3、明确的活动目标15....0-1..0、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反馈15..55..-0..、注意力高度集中14....0-2..0*6、高度控制感14....-1..、自我暂时性消失12....-1..、时间感扭曲14....-2..0*9、发自内心地参加活动15....-** 3 分析 3.1 心流的9个维度简述 (1)挑战与技能的平衡。指在从事一项活动中个体自我知觉到内在技能与外在挑战程度的平衡。根据流畅理论假设环境的挑战性超过个体技能,个体将产生焦虑。若环境的挑战性低于个人技能,则个体将感到乏味、无趣。只有在挑战性与个人技能达成平衡时,个体才会进入流畅体验。 (2)活动、行动与意识的融合。指动作与知觉间的相互配合。在特定的情境要求个体运用相关技能完全挑战时,个体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挑战中去,动作协调、自动地完成而无须知觉到动作。 (3)明确的目标。在流畅体验状态下,对于自我设定的目标有强烈的知觉,并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这种状态直接强化了个体的行动和集中注意力,明显增强了个体的自信心。 (4)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反馈。在明确的目标之后,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经个体认知所获得的具体反馈,可以促使下一步动作的形成。 (5)全神贯注。个体全心全意地投入,专心致志地从事活动。人们最常提到流畅体验的特征就是在流畅状态中会把生活中所有不愉快的事都抛在脑后,个体的心思完全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中,无法接收外界其它无关的信息。 (6)高度控制感。在流畅状态中,个体自动产生的一种对当前活动或情境的控制意识与行为。这种意识和行动是下意识的,但主体又能精确地感受到并能自我控制。 (7)自我意识的丧失。在流畅体验状态中个体意识仍然存在,但会暂时忘记与感受到自我。自我意识的丧失不代表个人无法察觉自我的存在,只是个体暂时地处于忘我状态。 (8)时间感扭曲(时间感的改变)。在流畅体验状态中个体对时间感觉与平时不同即对时间的感觉会变短或变长。 (9)自成性经验(享受的体验)。自成性经验是一种内在动机性的自我奖励。感受到流畅体验,令人情绪愉悦、满足,导致个体持续地倾向去经历这种经验。[4] 3.2 分析数据 3.2.1 描述统计分析 通过表1,定向运动的心流均值都大于武术的心流均值,说明定向运动的总体心流感的获得要好于武术,学生在定向运动课上更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其中定向的每一个维度的均值都大于武术,说明这种心流感的优势并非某几项水平的突出,而是普遍的、全面的超越,毫无疑问,定向受欢迎的程度肯定大于武术。从方差数值上,定向的方差值在各个维度上普遍小于武术,说明定向运动课上,学生获得的心流感的程度水平相对集中,不会大起大落,或者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有效的,持久的。而武术课上,学生获得的心流感的落差很大,可以说明有的学生有较强的心流感,可能是比较喜欢武术,而有的则不喜欢武术或教法上存在问题。 3.2.2 推论分析 从数据可以看出,2、5、8、9有着明显的显著性。3虽然没有达到0.05的界值,但也非常接近。因数据采用双尾(双向)的双样本方差假设检验,在检验的结果上是更趋于小心和保守。因而,第3维度也可认作是有一定的显著意义。定向运动是学员利用地图作为导向,去寻找隐蔽的检查点,动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定向这一过程本身极具挑战性;在寻找点标的过程中,学员始终要带着思考和探究心理活动,并落实到行动当中(朝目的地奔跑),同时,学员还要不断验证检查自己所跑的路线是否正确,当验证正确和寻找到检查点后,会有强烈的成就感;通过运动后对学员的调查,有很多学员在运动过程中的确忘却了时间的存在,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武术套路要在反复多次的练习中才能感受到高深的内涵,而当初学者在还未明白该动作的作用时,会感到迷惑,加上武术动作较多,需要大量的记忆,练习会感到吃力,因此,总体上讲心理流畅体验的5个维度上不及定向运动是成立的。 1、4、6、7维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教学内容上来说,都是起点教学,都属于低技能的教学,还未能显现出难度和挑战性;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为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该实验的教学动作技能还处在泛化阶段,难以感受到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也就谈不上有高度的控制感和身心完全投入后的自我暂时性消失。 4 讨论 4.1 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对比对体育课的启示 武术教学内容是二十四式太极拳,定向运动为校园定向(见表2)。 表2显示,武术教学动作多,采用传统的示范法、模仿练习法、成绩鼓励法,强调动作的记忆和回现。定向是智慧型项目,是在付出一定智力的前提下努力奔跑,来获得健身效果,更多的采用教师展示任务,学生分工协作,分析任务及完成任务,是完整的项目教学法。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课上注重传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而,才会有了表1的实验结果。 表2 教学内容与方法项目周次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武术1-8太极拳第1、2段:起式,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揉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学生互动,表演等定向运动1-8了解定向运动,地图解读,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确定站立点,放点和寻点,如何组织,校园定向展示和布置任务,分工协作,分析和完成任务,总结交流 定向运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已经伴随了较大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的刺激,因而是一举多得的。 所以,武术应该改变原有的教法,可以在任务的设置、动作的完整性等方面做改动,增加攻防知识等,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4.2 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对于体育课教学的启示 心流理论主要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挑战与技能的平衡。目前主流心流模型,见图1[5] 图1 心流模型 高技能和高挑战的任务容易出现心流。太极拳缓慢柔和,没有对抗性,表现出了较低的挑战性和较低的技能,因而学生容易倦怠,较难出现心流。定向运动需要积极动脑,在独立完成任务时具有较高的挑战,在定向的过程中,要不停判断人在地图上的位置,也属于较高的技能。同时,寻找到检查点后有兴奋感和成就感,因而相对较多地出现流畅体验。 笔者曾经对高校野外定向和校园定向教学作比较研究,结论是野外定向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优于校园定向[6]。根据姜大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理论,可将定向运动教学设计成校园定向、公园定向、野外定向。技术难度和运动量逐步加大,运动的流程不变,既简化了教学,又稳步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得到了发展。这种良好的心理体验,会时刻激励着学生,促使其积极地自发地参加相类似的体育运动,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这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目标所在。 5 结语 参加定向运动能获得较好的心流体验,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激发锻炼热情,符合体育教育发展的潮流,符合高职育人理念,可以作为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加以推广。武术教学需要改革,首先要摒弃老旧的以技能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有必要简化动作内容,增加攻防实战,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否定学生自主创新,充分尊重学生,适时引导,帮助其提高分析能力,这样,学生在简单的动作,富有激情的对抗或演练中就能获得良好的心流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qikandaodu/2020/0904/579.html
上一篇:武术养生书法绘画志愿服务受追捧
下一篇:小学推行“一校一拳”的可行性研究——以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