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中华民族在文化多样性的实践和表达中,少数民族武术植根于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可谓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它与汉族武术一道共同构筑起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文化体系。然而,在迄今为止的武术文化研究中,学科基础薄弱、缺乏学科支撑依然是深化其研究的软肋所在,同样在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此类的研究"壁垒"。如何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少数民族武术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脉络,如何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的"他者之眼光"来看待"文化之主张",从而展拓少数民族武术在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化疆域"依旧任重而道远。据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旨趣关怀和考察方法援引至少数民族武术研究中,来思考与构建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武术的研究范式。鉴于此,研究结果可归结为:其一,构建"视野向下"的田野调查研究范式,是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范式的起点所在,丰富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方法论,这一范式对于我们真切地认知历史、精准地把握文化,克服以往少数民族体育研究过于宏观和注重上层社会的视野盲点颇具价值,更有助于让少数民族武术的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社会场景之中。其二,构建"村落社区"的微观个案考察研究范式,是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范式的基点所在,也是开拓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新视角,微观个案考察和研究是人类学家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常会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对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个聚落进行深度考察,从而研究、探讨、分析、解读其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与动因,通过微观个案研究,解读那些深嵌于人们生活中的经验和感知,从而贴近生活本身,并从某一类中寻求原因和规律。使得微观个案考察具有实践上的显微性,进行"村落社区"的少数民族武术的微观个案考察与整体性的社会调查相结合,探索新的少数民族武术"社区叙事"理论,践行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武术与汉族武术"美其所美""美美与共"的宏愿和追求。其三,构建"拳种为本"的深描研究范式,是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范式的焦点所在,更是深拓少数民族武术的根性研究。对于少数民族武术而言,要走入其研究的核心,必须重视并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武术拳种""流派""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人"。这一点,对少数民族武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前期很多的研究,之所以始终游离于武术研究的核心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武术文化研究中对"拳种""流派"以及"传承人"的忽视或者不够重视。因此,对我国现存少数民族武术进行系统调查,在少数民族特色拳种、民族聚落、少数民族武术圈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性、国家、地方性知识"为基本维度,将空间上有限的社区、村寨调查与时间和空间广阔的国家和社会关系勾连起来,剖析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社会网络系统",阐释其内在的文化力量。进而,厘清少数民族武术变迁路径,确立当前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武术的优化策略。当然,一种研究范式的构建探索与尝试,还需要许多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但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开拓出一个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新领域,并能够促进地域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研究的发展。当下,武术文化研究的学者愈趋关注武术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范式的思考与构建,是立足于城镇社会,采用"视野向下"的田野调查,对"村落社区"的微观个案考察,聚焦"拳种为本"的深描研究,无疑是对少数民族武术研究新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因而,在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范式构建中,必须顺应时代变化的大势,关注社会现象中少数民族武术的整体性,形成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范式的立体空间,以期拓展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6914/c.cnkihy.2022.003620
论文分类号:G852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qikandaodu/2022/0422/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