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武兼文 亦动亦静
——宋振昌的武术书画人生
常言道文武皆备古难全。书生意气流落淡淡墨韵之间,稍显孱弱,而武术棍棒刚强有余,却不免质胜于文。年近七旬的宋振昌打起地功拳,虎虎生风,挥舞刀枪剑棒,惊心动魄,一招一式,凛气彰显。之后,铺纸研墨,丹青起首,落笔转合,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武术与书画将力与美诠释得淋漓尽致,果决地挥舞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承诺。
二哥领他走上习武路
宋振昌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1952年出生。受环境影响,从儿童时期开始,他就喜欢上了武术。
宋振昌的二哥宋振东比宋振昌大14岁,当时跟着拳师杜崇起练习拳术太祖功、国家规定套路初级拳、乙级拳,以及武术器械等。看宋振昌这么喜欢武术,二哥白天上班,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教宋振昌及其他几个小伙伴拳术。后来宋振昌又得到拳师李洪胜、韩春华等人指点,武艺大进。
习武60年,已有所成。宋振昌目前是中国武协会员,潍坊市武协常务理事,武术六段,潍坊地功拳第六代传人,潍坊市武协地功拳研究会会长。
追随张镜远刘凯两先生学书学画
宋振昌的父亲读过私塾,非常喜欢唐诗宋词古文,还喜欢写毛笔字。父亲在教他们兄弟几人读诗背词时,年幼的宋振昌是最用心的一个。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振昌得潍坊书法名家张镜远老先生赏识,拜张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张老先生还以他的名字为题,写了一副藏头对联送作纪念兼作勉励,“振兴文史典,昌盛书画苑”。
对于国画的爱好,则是从小学开始。小学时,他跟随本地画家、潍坊同志画社成员刘凯老师学习国画,三年级时参加全市少儿书画展并获奖。之后,临池不辍,技艺日进。参加工作后,虽然本职不是干宣传,但单位里的宣传的工作,如写标语,出黑板报宣传栏之类,都由他一力承担了。
书画爱好带给宋振昌极大的乐趣。左邻右舍都知道他喜欢写字,春节或是一些节日,都让他给写春联等,他也乐此不疲。2007年退休后,宋振昌有了属于自己的大把时间,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了自己最喜爱的武术与书画上,黎明即起,夙兴夜继,乐在其中。近些年来,他多次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山区写春联、书画义卖……尽己所能为社会奉献,还参加各种书画展,为展览应邀题贺等,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十多次。2017年7月,首届少林无遮大会举办,他作为潍坊市受邀的两名嘉宾之一,现场武术、书法展示震惊全场,书法作品被少林寺藏经阁收藏。
文武皆归一“道”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又是互通的,书法、绘画与中国武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启发。刚则为武,柔则为文,动则为武,静则为文,刚柔相济,动静相生,故中华武术与中国书画,实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宋振昌认为,长期练习武术的人对运动状态下的人体重心的掌握感应颇深,以四肢的争让收放,拉扯撑扶来调整重心于微妙之间。而中国书画里线的组合亦有争让收放,穿插疏密这些关系,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整画面的重心,求其“安”,求其“美”,所以线组合时的争让收放,穿插疏密,悉心体会武术中的拉扯撑扶的动态,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关系的恰当表达。
天下万物无不在联系着。先贤明哲:吾道以一贯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变化。留心处处有学问,凡事到了痴的地步,看万物皆是一物,守一物皆是万物,法中环中,师造化而迁想妙得,是文吗?是武吗?原来文武皆归一“道”字。
“武术是空中写字,书法是纸上打拳”。宋振昌表示,“武术的内核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书法和绘画在培育人的文化艺术修养、陶冶情操的过程中,与武术动静结合,会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年近七旬的宋振昌教着几个学生,在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的一间小小的工作室里,看书,习武,养生,赏竹,挥毫,交友,“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王玉龙)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0/101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