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武夫子》
武术即杀伐之术,消停战争之术,在于个人,是制止侵害,在于国家,是防侵抗敌。
在商周时期,战事频繁,经常利用“武舞”对士兵鼓舞士气,所以在历史上武先是以舞蹈的形式来呈现出来的,后来在朝代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习武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射箭,舞剑等一系列的武道之术。
例如《鸿门宴》中的,项庄舞剑,并不是真正的打斗,只是如声乐般在大王的面前演示,表示气焰和威力,也就是属于当时的宴乐兴舞的习俗。
武术的内功也被称为内养功,对人体的精气神等脏腑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柔道是为了锻炼其肌肉和关节方面的柔韧度,常用的内功的修炼的方法有静坐和站桩等。
这里的轻功,是指弹跳,飞越等越过障碍的能力方面的技能,有些时候,通过影视作品展示,将传统武术夸张化,一步步让人们模糊了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其实在武侠作品中的“轻功水上漂”都是不存在的。
同时在各种武侠典籍中有些都是不存在的,比如“隔空击物”“隔山打牛”等,武功术法多数是前辈总结的经验,更多地起到的是强身健体的作用。
当把传统武术搬到竞技舞台上,就失去了原有的“止戈为武”的初心,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武术,不能盲目地追捧,也不能对其夸大其词,学会去清醒地对待。
其实中国的传统武术是不适合竞技的。1954年太极宗师吴公仪,与白鹤拳的高手陈客夫就有过一次正面的交手。
吴公仪是当时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之一,少年有志,在20岁时就已当上了武术的总教官,曾在黄埔军校担任过太极教官,许多的名流都有与他有过交手,后来在一次访问中曾说过“我从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敌手”。
但是白鹤拳大师这样一听就不乐意了,也公开称“我自北方到南方也从未遇到对手”这样一来,俩人间的斗争更是一触即发,一开始在文刊上开始了文斗,后来一次机会,俩人终于在线下过了招,但是在当时是禁止在公共场合进行比武的。
后来,俩人约定去到澳门进行比赛,这一消息被很多人熟知,当时的报刊也有刊登两大传统武术专家的巅峰对决,究竟谁能够更胜一筹,比赛的当天,万人空巷,现场也来了很多的观众,有很多的武术爱好者,也有不少的世界名流。
这场比赛是以公益的形式举行的,双方也签订了武侠小说中的生死状,上万名的观众不远万里地赶来,希望能够目睹这场拳法之间的对决,但这场比赛只是持续了几分钟而已。
场面就如打假一般,既不像太极拳,又不像是白鹤拳,比赛中因陈客夫被拳头击中,导致鲜血直流,休息超时,第一场比赛就此结束。
在第二场比赛中,两人多用腿法,但是,比赛要求踢腿的高度不能过膝盖,两人又因违反规定,被取消比赛的资格,最终比赛是以平局告终,虽然比赛并没有想象得那样的激烈,但这给当时的金庸产生了灵感,使他创造了武侠时代的小说。
所以说,不能通过传统武术是否有实战意义,去评价该不该继承和发扬的问题,前段时间,莫斯科医生带领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集体打太极拳的视频火了,可见中国的太极是强身健体的妙方,能够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能力,在逐渐走向世界。
当你领略太极拳的奥义,你会发现世界之大,太极之强,了解万物的终生,自然轮回,是为太极。同样,习武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气质,这种气质不是一朝一夕地培养成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极极为锤炼人的体魄,例如吴京拍的《太极宗师》已经说得足够明白,真正太极拳武当高手,身体素质也绝对彪悍。
2020年12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太极拳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进一步肯定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地位,但在网络时代下,许多的年轻人更喜欢接触一些新的刺激的东西,学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解决传统武术传承难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文化强体魄”的教育政策,让中国的传统武术走进校园,其实并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项目或者是课间活动,武术的魅力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精气神。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1/022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