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不仅是厨房的必备调味品,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葱实,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葱的药用部分是近根部鳞茎,称为葱白,性辛、温,归肺、胃两经。其煎服3~10克内服可以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用以治疗风寒感冒轻证和阴盛格阳证之小便不通。外敷适量可以解毒散结、通络下乳,用以治疗疮疡肿毒和乳汁郁积不下的乳房胀痛。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葱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可以解热、祛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菌、抗病毒,甚至防癌抗癌,对人体有很大益处。
防治疾病,葱既能内服亦可外敷,这已让我们对平日里随处可见的葱刮目相看。然而,在历史上,低调的葱可不只满足于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凡尿不在胞中,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纳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导尿术的方法、工具、适应症。用葱管插入急性尿潴留病人的尿道,然后从葱管另一端吹气导尿,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对尿道损伤小,术后感染机会少。这使孙思邈成为普遍认可的世界上应用导尿术的第一人,这较法国医生拿力敦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一千多年。
葱,即使身怀十八般武艺,还是甘心作为一种普遍的香料调味品,回归大众的餐桌,调剂我们生活的滋味。
综合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李晓(EN035)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1/0422/1292.html